2021年5月21日,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在德五楼3223会议室召开2021版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题论证会。论证会邀请了吉林信息工程大学刘盛余教授、西华大学谷晋川教授、吉林理工大学刘国教授、西南交通大学赵锐教授、吉林优普水务有限公司(郫都工匠)方君高工、吉林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陈雨燕高工、吉林世纪景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郫都工匠)詹春洪高工、吉林诺犁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熊建军高工、我校教务处副处长宋鸣,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赵四化。论证会由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丁义超主持,环境专业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首先,丁副院长对10位专家参加我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表示感谢,并向各位专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及材料与环境学院的专业建设情况,请专家们对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教务处宋鸣副处长介绍了学校对本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总体部署情况和标准要求。
环境教研室主任白杨从制定依据、调研情况、专业特色与优势、人才培养定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核心课程、实践环节、学分要求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介绍。
与会专家在听取汇报后,仔细审阅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需求,对培养方案制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前瞻性提出了指导意见。意见和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要准确把握专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专业建设的两个抓手专业认证、双一流,在培养方案制定时要明确;第二、凝练专业特色,和学校特色、国家政策、企业需求相结合。第三、前沿性,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要有一定超前性,能够与国家政策、地方特色相结合,增加专业特色和吸引力。第四、课程思政,在2021版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课程思政;第五、培养目标具体化,与具体课程相对接,课程体系要清晰;第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统筹开设实践类课程,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七、与时俱进,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淘汰过时课程,开设与时俱进的课程。
最后,丁副院长对领导专家再次表示感谢。要求环境专业根据专家意见和建议,认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撰稿:马慧;白杨 审稿:王静)